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新闻
以司法刚性破局 以柔性执行护航——义安法院两度施策化解商事纠纷彰显司法担当
时间:2025-11-14    来源:义安区法院    点击数:39

 近日,我院成功执结一起企业间买卖合同纠纷,以“先调后威、以物抵债”的灵活执行策略,既为申请执行人实现合法债权,又为无力偿债的被执行企业纾解困境,用司法智慧平衡各方利益,彰显法律权威与温度,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。

本案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。被执行人某服饰公司长期拖欠货款,申请执行人某缝纫公司催讨无果后诉至法院,经审理,法院判决服饰公司限期付清欠款,但判决生效后,该公司仍未履行义务,缝纫公司遂申请强制执行。

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经执行法官的多番调解,促成双方达成分期付款的执行和解协议,然而,约定履行期限届满后,服饰公司未支付任何款项,违反和解协议,案件执行陷入僵局。

 维护司法权威与申请执行人权益,执行法官再次带队前往服饰公司生产现场。此次,法官严肃释法明理,明确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:生效判决与和解协议均具约束力,规避执行将面临查封生产设备等措施,情节严重的还将被司法拘留。

最终在司法威慑下,服饰公司法定代表人态度转变,主动说明企业因多起纠纷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。执行法官综合考量后,探索柔性化解路径,一方面持续强化威慑,明确无履约诚意将立即查封设备;另一方面与缝纫设备公司沟通,观分析“现金执行无果”的现实,阐释将已使用一年多的涉案缝纫设备抵偿欠款的优势:设备公司可收回设备二次处置,快速回笼资金,比长期等待更具实际意义。

最终在执行法官的耐心协调下,双方最终达成新和解协议:服饰公司将使用一年多的该批缝纫设备,抵偿58000元剩余欠款,38000元已付款相当于设备一年多的租用成本。法院现场监督设备查验与交接,确保双方权益不受损害。此案的圆满执结,既破解了“执行难、收款难”的僵局,又避免企业因债务问题彻底停摆,是法院践行能动司法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。

 

文字:周敏敏